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关注传染病及预防,增强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培养关爱传染病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情感。
二、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
病原体概念与传染源概念的区分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等
五、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及其预防。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首先请同学们看三幅图片:(课件展示)
图片1:2003非典图片
图片2:2009甲型H1N1流感
图片3:2020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教师提问:1.“非典”“新冠肺炎”为什么这么可怕?
2.应如何预防“非典”“新冠肺炎”?(学生回答:因为它们是传染病。)对,因为它们是传染病,能传染!一人患病,殃及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流行起来,危及很多人的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流行起来的?我们又怎样去预防传染病?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课件展示目标,进入第二个环节: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二)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活动1:分组讨论,展示交流:建构传染病的概念。
活动方法:
(1)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传染病的信息并进行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所说的几种传染病及病因,试着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在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之后,对引起传染病的病因-----病原体当然要作认识。结合刚才病因的分析,教师采用图片等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导致传染病的罪魁祸首,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就是病原体。那么我们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以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细菌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的呢?由寄生虫引起的呢?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道传染病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或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染与流行。这就决定了传染病有两个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学生很快会回答上来。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传染病的概念、病原体的概念及传染病的突出特点:传染性与流行性。
教师有机过渡:既然传染病的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那么它是怎样流行的和传染的?是不是要经历一定的环节才能流行?
活动2: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活动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课件展示活动任务及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表达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同时积极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如下知识、增进如下能力: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导学过渡:既然传染病的流行要同时具备这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这是不是给我们预防传染病以启示呢?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预防传染病呢?
活动3:探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活动方法:
以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的胜利为例,让学生知道只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战胜的。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且知道针对三个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学生归纳:控制传染源(举例)
切断传播途径(举例)
保护易感人群(举例)
教师导学,有机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艾滋病的知识及预防;(小故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 —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a.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触痛。
b体质下降: 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
c.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d.各种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性感染: 可表现为肺炎、食管炎、食管溃疡、胃肠炎等。
e.肿瘤:如卡氏肉瘤、淋巴瘤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b.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具等。
c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温情提醒: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也就是说,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主要靠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如切实防止与传染源的性接触,洁身自好,避免性乱交;严禁毒品注射;加强个人卫生;严格管制血制品。其中避免性乱交是最重要的。
(2)让学生表达交流、互评。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进行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到在生活中应当关爱、不歧视传染病人,同时应当自觉主动增进健康,保护好自己不被传染,从而实现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1)巩固练习,反馈检测:课件展示相关典型习题,学生做题,表达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2)结合第二个有关“天花”的思考题,再一次、进一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预防传染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反复进行!我们要为预防传染病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传染病
1、传染病概念
2、传染病主要特点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