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5、鲁滨逊漂流记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  作者: 杨敏  |   发布者:杨敏 | 时间:2020-04-04 14:59:11 | 学段:小学  | 学科:语文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凄凉”等46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三、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识记,如“惧、凄、栅、控、稍”这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寂寞、恐惧、凄凉”这类是心理活动的形容词。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圈养”的“圈”读ju?n,“处境”的“处”读chǔ”。

2.阅读理解

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3.表达运用

通过自主读文,感知文本,在再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文本,触发已有的生活体验,大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面对困难与烦恼的。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原文和节选片段的对比阅读,感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与精神。通过小说的故事线索,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四、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小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凄凉、寂寞、联想”等46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了解背景,引发期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故事)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同学们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

(主要是想通过介绍小说创作原型及其背景引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呈现小说原型。

课件出示: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

课件出示:

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他书中的主人公聪明机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情节逼真,虚构的情景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

1)自由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预习:指名读生词,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航海 荒岛 潮水 凄凉 野兽 帐篷 援救 寂寞 恐惧 联想

宴会 忧郁 缺乏 仪器 望远镜 制造 栅栏 处境 理智 隔绝

境地 缘故 袭击 防御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远眺

3)齐读词语。

2.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故事梗概,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交流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航海爱好者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故事。

3)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总结归纳学生的初步感受。(板书:崩溃、害怕、新奇、自信等)

4)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圈画批注: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及文章主要讲的事情,以便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同时,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板块三 聚焦指导,学会总结

1.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1)在流落荒岛之后,我们的主人公鲁滨逊做了哪几件事情呢?

2)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学习,合作填表。

课件出示:

                           鲁滨逊做的事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野人为伴

回到英国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顺序: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野人为伴→回到英国)

2.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光辉形象。

1)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2)课文的后面一部分是精彩片段节选,这一部分是采用什么形式讲述的?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鲁滨逊的内心,体会他在荒岛上的境遇和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主要情节,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能够体会到篇幅较长的课文中,所讲述的中心和大概意思,用表格的形式把鲁滨逊荒岛生活的经历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快速阅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 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回顾课文,概括总结。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热爱航海的鲁滨逊流落荒岛,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的独身生活。那么,他上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鲁滨逊的荒岛生活,感受主人公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2.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自主阅读梗概:同桌互相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结合学生的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课件出示:

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

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回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熟悉文本内容,了解大意,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 研读赏析,对比学习

1.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对比阅读: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

2)研读精彩片段:读读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为什么这里最精彩?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逊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①预设一:课件出示课本第23页节选部分的“好处”和“坏处”。

a.根据列出来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

b.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c.学生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在不利的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做斗争的信心。

除了鲁滨逊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有什么地方很精彩?

②预设二:鲁滨逊的语言,如“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逆境。

③预设三: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理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优秀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逊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

2.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1)对比异同:浏览课文节选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用的是第一人称,更直观地描写了鲁滨逊的所见所感。

预设二: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2)小组讨论两种表达方式,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精读故事梗概,交流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本文的语文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关注文章整体结构的详略安排,到关注文章片段描写的表达形式,再到关注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段的同时,通过对比阅读学习故事梗概中详略得当的描写,以及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悟鲜明的人物形象。

板块三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如果让你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启示,再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2.发散思维,引起共鸣。

1)再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①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那些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的?

②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③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段却是以鲁滨逊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

2)结合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