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习我国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特征,认识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危机,探讨掌握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学会人地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形成的原因。
2、图片、文字等资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危害;
3、分组进行课堂实验,直观感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5、学会分析地理景观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知识目标:
1、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
2、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分析黄土物质形成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建议另外进行一课时)
能力目标:
分组进行课堂实验,直观感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展示
1、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风情”及其名胜古迹结合和文化遗存。
2、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及其地貌景观。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4、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二、创设情境
《黄土高原米脂高西沟风光》视频欣赏。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一、合作探究1:文明的摇篮
(1)根据预习所学,你能快速说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吗?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出示图片了解华夏文明—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
二、合作探究2: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这么多的黄土是从何而来的呢?让学生根据问题引导,通过阅读,读图探究问题答案。
出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让学生说出这种地貌特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受流水侵蚀,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塬、梁、峁等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地貌特征?
三、合作探究3: 严重的水土流失
1、分析水土流失和什么因素有关?
2、为什么黄土高原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小组讨论:根据图表资料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3、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阅读分析资料明确环境污染问题。
四、合作探究4: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1、黄土高原的人们是怎样进行生态建设的?
水土保持的方法: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2、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
黄土高原变绿了。(图片对比:水土治理前后的植被覆盖率对比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历史文明以及环境特征,重点把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及“风成说”的看法,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风民俗和黄土高原的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黄土高原的治理方案。
五、当堂检测
1、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温暖凉爽,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治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C)
A.禁止采矿 B.陡坡开垦梯田
C.保持水土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4、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D)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正确的是( A )
①植树种草,修挡土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
数量④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六、课后作业: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
2、风吹来的黄土
3、严重的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