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学设计

所属工作坊:奎屯市第四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坊         活动类型:三课活动         教研类型:集体备课

发起者:王洋    活动人数:40 人    点击率:5    精华数:0     

【收藏】 活动起止时间:2020-04-21 ~ 2020-05-30    活动状态:已结束

活动要求

2、姓氏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

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2.游戏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赵云飞、王诗雨”等。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名字卡并念出名字,叫该名字的学生起立。教师问:“你姓什么?”该学生说出自己的姓。师生依此进行游戏,还可以学生间进行。

3.(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

4.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姓氏歌),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自主拼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和同桌合作读要求会认的生字,不会读的帮一帮,会读了夸一夸。

3)和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儿歌共有几节?(2节。)每节讲了什么?(用两种方法介绍姓氏。)

2.交流反馈。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张、赵、周”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李”的声母是“I”,“氏”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多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拍手读等。

三、趣味诵读,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将儿歌中你知道的姓氏涂上颜色。

2.同桌互读第1小节,比一比谁读得好。

3.指导学习第1~4行。

1)指两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朗读前四行(可以找姓李和姓张的同学)。

1:你姓什么?——生2:我姓李。  生1:什么李?——生2:木子李。

1:他姓什么?——生2:他姓张。  生1:什么张?——生2:弓长张。

2)多形式朗读:师生问答读、男女生问答读、同桌问答读、自问自答。

3)指导识记生字“李”“张”。

①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两个姓,再自主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   

③让班上姓李和姓张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姓。

④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姓李和姓张的古代著名人物,如大诗人李白,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等。

5.指导学习第5、6行

1)(课件出示第5、6行)教师范读,学生用下画线标出新出现的姓氏。

2)学生自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

“古”“胡”“吴”的韵母相同,声母及声调不同;“徐”“许”声调不同,注意读准字音。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认识生字。 

(4)师:什么胡?——生:古月胡。    师:什么吴?——生:口天吴。

师:什么徐?——生:双人徐。    师:什么许?——生:言午许  

②同桌合作,仿照课文,用自己的姓氏来编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章。什么章?立早章。

他姓什么?他姓刘。什么刘?立刀刘。

……

四、练习背诵,书写生字

1.指名读第1小节,再全班齐读,然后自由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

2.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利用课件及相关图片讲解书写要领。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然后描红、临帖。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3)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4)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如“什么、双手、姓王、双人”等。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教师简介我国的姓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姓氏由母系传承,所以我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氏开始由父系传递。“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一个姓氏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同族同宗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姓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回顾课堂所学要点,做出小结。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作业设计: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制作姓氏卡。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板书设计: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 研磨成果

活动总结

2、姓氏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

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2.游戏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赵云飞、王诗雨”等。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名字卡并念出名字,叫该名字的学生起立。教师问:“你姓什么?”该学生说出自己的姓。师生依此进行游戏,还可以学生间进行。

3.(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

4.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姓氏歌),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自主拼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和同桌合作读要求会认的生字,不会读的帮一帮,会读了夸一夸。

3)和同桌合作读课文,想一想:儿歌共有几节?(2节。)每节讲了什么?(用两种方法介绍姓氏。)

2.交流反馈。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张、赵、周”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李”的声母是“I”,“氏”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指导朗读:本课节奏轻快,有问有答,有分有合,读起来富有音韵美。第2小节由8个单姓和4个复姓组成,朗读时要注意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粘连,读出节奏感。

3)多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拍手读等。

三、趣味诵读,读中识字

1.(课件播放课文音频)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看。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将儿歌中你知道的姓氏涂上颜色。

3.同桌互读第1小节,比一比谁读得好。

4.指导学习第1~4行。

1)指两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朗读前四行(可以找姓李和姓张的同学)。

1:你姓什么?——生2:我姓李。  生1:什么李?——生2:木子李。

1:他姓什么?——生2:他姓张。  生1:什么张?——生2:弓长张。

2)多形式朗读:师生问答读、男女生问答读、同桌问答读、自问自答。

3)指导识记生字“李”“张”。

①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两个姓,再自主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

②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弓 长”组成“张”,认识弓字旁,知道含“弓”的字多与弓箭类武器、丝弦类乐器有关;“木 子”组成“李”。

③让班上姓李和姓张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姓。

④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姓李和姓张的古代著名人物,如大诗人李白,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等。

5.指导学习第5、6行

1)(课件出示第5、6行)教师范读,学生用下画线标出新出现的姓氏。

2)学生自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

“古”“胡”“吴”的韵母相同,声母及声调不同;“徐”“许”声调不同,注意读准字音。

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认识生字。(师问生答)

师:什么胡?——生:古月胡。    师:什么吴?——生:口天吴。

师:什么徐?——生:双人徐。    师:什么许?——生:言午许

4)(课件出示“徐”字)引导学生观察:介绍“徐”这个姓氏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何不同?(“徐”是通过“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的。)

5)拓展练习。

①运用“说偏旁”或“加一加”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

黄(草头黄)  程(禾木程)  何(单人何)  刘(立刀刘)

章(立早章)  吕(双口吕)  林(双木林)  陈(耳东陈)

②同桌合作,仿照课文,用自己的姓氏来编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章。什么章?立早章。

他姓什么?他姓刘。什么刘?立刀刘。

……

四、练习背诵,书写生字

1.指名读第1小节,再全班齐读,然后自由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

2.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动漫笔顺:姓、什、么、双)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顺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

空间分布,同桌互动交流。

2)教师利用课件及相关图片讲解书写要领。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然后描红、临帖。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5)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如“什么、双手、姓王、双人”等。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教师简介我国的姓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姓氏由母系传承,所以我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氏开始由父系传递。“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一个姓氏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同族同宗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姓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回顾课堂所学要点,做出小结。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作业设计:

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制作姓氏卡。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板书设计:

  

木子李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交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