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县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研论文】|  在探索中追寻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本真

       作者:杜倩 | 发布者:杜倩  | 时间:2020-04-29 17:24:28 

    【评论:2】【查看次数:4】【精华数:

在探索中追寻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本真

巩留县第二小学  杜倩

摘要: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培养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各种训练中,教师应做好“善导”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愿望,启发写作思路,选择好材料,从而主动、自觉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  善导    紧扣中心  感情投入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从学生开始学说完整通顺的话到组织完整的句式都是作文的入门。但是小学生语文功底差,组织驾驭语言的能力弱,作文经常是拼凑组合起来的文字,显得松散而空洞,缺少写作的素材,语言贫乏,缺乏想象力。假话、空话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作文教学呢?诸多问题,可以说是学生惧怕,老师也倍感棘手。但即便如此,作文教学也要“知难而上”,通过不断思考探索、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写作紧扣中心

中心思想是统领全文、贯穿全文的纲,从选材、组织材料,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服从文章的中心。中心思想的确立要做到正确、健康,颂扬好思想、好品德,同时,对于个别腐朽思想、品德给予批评。在写文章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经理解、分析和思考会确定中心,围绕中心写作。但是,同一题目,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情感意识不同,所确定的中心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教师要从搜集材料、组织材料紧扣中心这方面引导学生。搜集材料要求学生做到留心观察,找出可供选用于表达中心的有关素材。选材要选出真实、典型、具体新鲜的材料,组织材料要考虑如何运用准备好的材料按要求、按顺序、突出中心地组织。如指导习作《爱护公物的好少年》,作文前,我先让学生对自己选好的写作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对其外貌、个性,平时的表现等情况作详细的回忆,在脑中再现,再从其做过的众多事情中选出最能表现其爱护公物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样文章就能做到紧扣中心了。

二、 平时加强朗读背诵的训练,注重让写生积累语言

文章在构思中,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积累,其次要明辨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再就是参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彻地理解事物,最后通过自身情致的训练和提升,恰如其分地运用文辞,这也就是达到能将语言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相融合的阶段。在学生的积累过程中,读书笔记、读后感、随笔以及优秀段落的摘抄都是很好的累积方式。语言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头万绪,也难得片言只语”。所谓“厚积而薄发”,但凡会写作文的学生也都是喜爱读书的。通过读读背背,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学会摘录书中的优美词句及精彩片段,并思考品味。边积累边巩固,注重积累,而又能吃透其中的句式、辞藻,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到这些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就会变得丰富精练、准确而传神起来。而且课文后的练习题中也有很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的练习,这正是个绝好的机会,千万不容错过。学生的积累要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和加强。比如,学生积累了对人物进行描述的段落和语句等素材之后,就要通过人物写作练习来将积累的信息化为己有。

三、 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前期都是通过范文和套用模式的方法来训练写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但是也常会忽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开拓思路、获取灵感,发现写出的文章千人一面、词不达意甚至跑题就不足为怪了。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并做好相应的习作训练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教师在学生的写作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对周围的生活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观察,注重细致的体验和发现,然后在观察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和写作的灵感,并将其融入到文章中。他人的生活经验也需要教师通过筛选找出,将每个阶段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好文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细致地讲解给同学们听。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参照别人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现在文章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注意到文章的结构和框架,不至于松散没有条理,有神而无形。文章写作要从学生的主体思维出发,通过教师细致的指导,文章就可以逐步体现出学生出色的文采和严谨的结构,使得文章反映的内容能够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1、在充满情趣的“看”中学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童趣,如观看春天的公园、秋天的公园、美丽的星空、五彩的街灯、夏天的莲池等。一天晚上,学生上街观赏夜景,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说:“看那一座座高楼上的灯,有像孔雀开屏的,有像五彩瀑布的,有像闪烁的小星星的,有像莲花初放的,有像彩虹的,有像……”再站在大桥上,看水中的倒影,“哇”地叫起来:“快看,多像童话中的世界。”第二天,一段段生动、率真的片断放到了讲台上。

2、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学写

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写片断的另一有效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度高,且人人亲自经历,自然有话可写。在一次语文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玩“传口信”的游戏,在四张小纸条上写上“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然后宣布游戏规则。同学们兴致高极了,都想得到冠军,比赛进行的很快,结果出来了,有一个组的答案是“王伯卖花,自卖自花”,令同学们捧腹大笑。笑完后,我引导同学们把刚才活动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写一写。在讲评时,我把生动的句子读了一遍又一遍,同时请几位同学把这则片断打印好,发给每个同学,这样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也激发了写话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校外活动,如看公园找春天、秋天,放风筝等等。这样鲜活的环境,为学生拓展了思路,学生一见作文题目都像一吐为快。

 3、在充满情趣的“做”中学写

今天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没有生活体验,我注意在语文活动课上创设一种“真实生活”情景。一节同学们喜爱的活动课到了,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煎蛋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比试比试谁会煎荷包蛋,每组先派出一人。四个同学打鸡蛋的样子真是叫人难以忘怀。第一个同学拿着鸡蛋轻轻地在碗沿上敲了又敲,可无济于事,同组的同学着急了,都在说:“多用点力,多用点力。”可他皱着眉头,还是用不上力,敲不破鸡蛋。第二个同学更让人吃惊,竟拿来小刀,撬了个小洞,但是蛋黄又出不来,第三位同学用力过猛,蛋黄蛋清流了一手。这三位都没能成功,我问他们,这时候像说什么?他们说:“真没想到打蛋特别难,平时妈妈打鸡蛋可真容易。生活中的小事也要学,平时不学习,没有生活的本领。”接下来我又组织学生钉铁钉、缝纽扣、点蜡烛,其中的趣味也不少。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劳动中,感受体验,于是又多了许多真实的小片断。

4、在充满童趣的“画”中学写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说:“儿童在入学前就萌发了绘画的兴趣,涂涂抹抹画得小猫、小狗、小树,虽然难于入木三分,但是也有模有样,看了让人捧腹。”可见儿童从小就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用“写意”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么如何把学生表现生活的激情和浓厚的绘画兴致引到作文上来呢?每逢“三八”“国庆”“六一”等节日,我常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并把画贴上学习园地,下课后让同学们一起观察。同学们兴致很高,有的说喜欢这幅画,有的说喜欢那幅画,津津有味的议论着。我就趁势搭桥,问谁能把喜欢的一幅画说给大家听听,在这兴头上,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好”,于是在学习园地上又增添了一幅幅充满童心的“新作”。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必须改变机械的模式,利用多种方法,创设良好的氛围,开拓思路和视野,使学生产生写的灵感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著《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一版

2、张定远编《作文教学论集》  新蕾出版社  1982年1月第一版

 

 


互动评论

  • 王晓婷(发表于 2020/5/9 15:00: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

  • 常海力(发表于 2020/4/30 6:33:06)

    从论文中使我找到了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对我今后的习作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