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逆定理

       作者:杨雪 | 发布者:杨雪  | 时间:2020-04-28 17:20:04  | 学段:初中  | 学科:数学 | 上下册:下册

    【评论:1】【查看次数:3】【精华数: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在知识体系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 经历了勾股定理的探究证明过程,积累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具备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条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研究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它是解决其他学科及今后学习几何有关计算的必备工具,同时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勾股定理与它的逆定理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性质与判定之间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同时也完善了知识结构,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对于三角形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也能规范一些简单问题的证明过程。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反应比较灵活,在他们的带动下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观察探索互相讨论完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是很理想,不能规范证明题的书写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照顾到他们。况且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2、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

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学习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在对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探索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感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二) 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三) 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四、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圆规、三角板、一根打了13个或25个等距离结的细绳子

教师准备:圆规、三角板、一根打了13个等距离结的细绳子、钉子、小黑板。

 

五、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所学知识,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直觉——猜测——探索——证明”的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然后按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摆放成一个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的形状。如果改变三条边的结数,还能摆放处同样形状的三角形吗?通过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归纳,再通过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六、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然后按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摆放成一个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小组讨论量猜测出最大角的度数(90°),用角尺量一量,可以发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改变三条边的结数,还能摆放出同样形状的三角形吗?用13个结或25个结的绳子都试试。

3、再动手画画看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 cm、 8 cm、 10 cm观察三角形的形状,再换成62.5px、150px、162.5px试试看。

 

 

指名回答

     学生动手操作,积极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对有难度的小组作出指导。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完成这些问题,指名说出他们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归纳。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活动2  归纳猜想

命题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那么它是直角三角形。

   1、命题1和命题2有怎样的联系?

   2、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提示:命题1、命题2的题设、结论分别是什么?

 

 

 

 

 

 

 

 

 

 

 

活动3  命题2的证明

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它应该与直角边是a,b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我们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C=90°,AC= b,BC=a。把画好的△ABC 剪下,放到△ABC上,它们重合吗?

 

教师归纳:由上面的探究过程可以发现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是正确的.而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把命题2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1 如果原命题成立,那么逆命题也成立吗?

     2 试举出互为逆定理的的例子

 

 

 

 

 

活动4  例题分析

例: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判断以线段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15,   b=8, c=17;

       

2a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13,   b=14, c=15

 

 

 

 

 

 

像15817这样,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活动5  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第75页的第12题。

 

 

 

 

活动6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4、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活动布置作业

必做题:

习题18.2的第12题。

选做题:

1已知ΔABC的三边abc满足

(a- b)(a²+b²-c²)=0,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

(1)求DC的长.

(2)求AB的长.

(3)求证: △ABC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大家回答的这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是相反的,像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互逆命题,并思考:是否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也正确呢?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分组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发言.教师予以点评。

 

     师生共同分析之后,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讨论如何证明。

   

 

教师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名板演这一命题的证明过程。

   教师规范证明过程。

 

 

 

   

 

     

学生讨论积极发言,教师耐心听取并做点评。  

 

 

教师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只要看两条较小边长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

    指名完成解题过程,教师规范解题过程。

  

学生举例说明一些勾股数。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得到问题答案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让学生初步了解互逆命题的定义,初步感知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举例加深对互逆命题的理解。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讨论的时间,体验定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再一次感受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学生通过讨论、动手操作、观察、到最后验证了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验证了命题2的正确性。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白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也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加深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并能初步应用逆定理。

 

 

 

 

理解勾股数并能举出一些例子。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查漏补缺,加强教与学的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对学有困难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帮助。

 

 

 

 选做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充分探究和思考的空间。

 

 

 


互动评论

  • 阿热达沙•达吾提(发表于 2020/4/28 21:06:47)

    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