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梅 | 发布者:李梅 | 时间:2020-04-16 18:31:26 | 学段:高中二年级 | 学科:数学 | 上下册:下册
【评论:0】【查看次数:5】【精华数:】
“直线的参数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李梅(昌吉州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
1、利用向量的知识推导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2、利用向量法得到直线的参数方程中t的几何意义;
3、能够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解决较为简单的弦长问题,中点的参数问题
【教学重点】
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及参数t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直线参数方程几何意义的应用
【教学方式】:启发式、探究式、交流与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前两分钟:(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必备知识)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一个与该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
若斜率为,则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若倾斜角,则直线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为:
若直线上的两个点,则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2、平面向量与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第二环节:复习回顾
:
思考:圆上的任意一个点P的坐标可设为 :
2、椭圆的参数方程:
思考:椭圆上的任意一个点P的坐标可设为:
结论:用参数可以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
第三环节:新课讲授
问题1: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倾斜角为,求直线的普通方程
解法一:点斜式方程为
解法二:
(1)向量法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解:在直线上任取一点M(x,y),则直线的方向向量设是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则, 得
故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2)参数t的几何意义:,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上动点M到定点M0的距离.
例题选讲:
结论一:直线的参数方程 不唯一
练习1:(1)直线的倾斜角为
(2)直线的一个参数方程是:
例题2:
问题1:曲线表示什么曲线?曲线有什么特征?
曲线表示直线,恒过点.
问题2: 与交于A,B两点,A,B两点分别对
应参数表示的几何意义分别什么? 结论二:
问题3:线段AB的长度是多少? 结论三:
变式2:
结论五: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1、直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2、直线的参数方程与向量的关系
3、利用参数方程中 t的几何意义求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直线被曲线截得的弦长与中点对应的参数
第五环节:课后思考
若定点在交点的同侧时,弦长公式 是否适用?
交点在同侧 交点在同侧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课时练 直线的参数方程(标准形式)
第七环节:教学反思
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具有三大特征:(一)实效性: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投入更少的经历,取得更大的效益,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老师来说,高效就是教授给学生更丰富,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高效就是能够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大的课堂学习影响,在课后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完成相关的作业和习题。(二)互动性:上课的侧重点应放在学生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学,主动学,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推进师生和生生交流。构建双向互动的课堂关系。(三)明确性:(1)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要有明确的课堂结构:包括课前的预习环节。课中的学生之间探究合作环节和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有计划、难易适中的提问环节。课后的思考与作业的布置环节。
下面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授课情况,我来谈谈以上三方面的是如何实现的。
(一)实效性:我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授给学生两种求直线参数方程的方法。一,通过直线的普通方程的变形式得到了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让学生直观的认知了直线参数方程标准形式的结构特征。二,借助于向量法推导出了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并且探究出了t的几何意义,成功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通过例1,变式1,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了直线参数方程的不唯一性。通过对例2的改编,以问题分解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成功突破了t几何意义的应用这一难点。这为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个人认为本节课的实效性还是较强的。
(二)互动性:本节课我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复习回顾中的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体现,变式训练是生生互动的体现,问题二的探究是小组合作交流的体现。整节课我的提问都是有计划的,基于教学目标的,追求理解的,无机械的灌输,学生的交流合作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课堂氛围活跃,但又不是无谓的热闹。
(三)明确性:本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课堂结构,包括,课前的预习环节(导学案的发放),课中的学生探究合作,教师的启发诱导,及对学生的客观正确的激励性评价。课后思考题和作业的布置都是有明确的。
本节课我认为基本达成了高效课堂的预设目标。虽然课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预设,但是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课堂的某些环节进行的不够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