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第六中学在线教研平台

  • 打印 【教学策略】|  反比例函数教学策略

       作者:马新山 | 发布者:马新山  | 时间:2020-03-29 21:47:30  | 学段:初中  | 学科:数学 | 上下册:下册

    【评论:0】【查看次数:2】【精华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属于数形结合的知识。本节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而且为后面要学习的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等做好铺垫。是学生学过的函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它是整个函数的认知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因此,在初中函数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会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掌握反比例函数性质,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画图、观察、猜想、思考等数学活动,渗透“特殊—一般”、“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数形结合”、“分类思想”、“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初步认识具体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体会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着的观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根据确定的三维目标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性质。

 

难点:准确、美观的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类比的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具有丰富小组合作经验,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基础上学习,但没有涉及曲线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探究图形变化的规律和性质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和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来。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老师演示、学生亲自操作,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使学生乐意学习,增强学好函数的信心。使函数的图象更加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

 

教法、学法分析完毕,接着分析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是我本次说课重点。

 

三、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下五个环节: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  y=  (k0k是常数)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2.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列表、描点、连线

 

3、一次函数y=6x图像是什么形状?

 

为本课学习做准备,从而引入新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

 

()讲授新课

 

在新课讲解通过两个活动来进行:

 

活动1: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与函数y=-的图象,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注画函数图象(列表,描点、连线)的三个步骤,以及每个细节的处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习惯,为以后画图奠定基础。在画图时,引导学生思考,当函数的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是否与x轴、y轴相交,并引导学生通过函数关系式说明函数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会相交。

 

学生画图完毕后,通过观察、比较所画的图象,分组讨论,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教师给予总结,相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双曲线,不同点是双曲线所在象限不同。在活动中,加强引导,让学生去观察、去类比发现,去发现、感受、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动2:画出函数y= 与函数y=的图象。

 

让学生动手再画反比例的函数图象,此活动的目的及时巩固、掌握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做准备。教师注意指导画函数图象有困难的学生,并评析。

 

画完图象后,在多媒体上课件展示这四个图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对图象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2、函数的图象的位置: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哪两个象限?由什么确定?

 

3、增减性:它所在的象限,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或减小),函数y将怎样变化?

 

4、对称性:双曲线两个分支是对称图形吗?是哪一种对称?

 

5、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在充分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归纳如下:

 

(1)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x的增加而减小;

 

(2)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x的增加而增大.

 

3)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于x,y,但永远达不到x,y.

 

4)双曲线两个分支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两条双曲线;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3、双曲线在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4、任意一组变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xy=k.

 

 

 

()例题讲解:   

 

1.己知yx的反比例, x=2, y=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它的图象位于第几象限,在每一象限内,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函数y将怎样变化?

 

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

 

1、函数 是          函数,其图象为          ,分别位于第          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x 的增大而_________.

 

2、 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 x>0,图象在第____象限,yx 的增大而_______.

 

3、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过点P-32),则它的图象所在象限是第(  )象限。

 

A 一、三      B 三、四     C 二、四     D 一、二

 

4.如果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范围为      .

 

5、已知点A(-2,y1),B(-1,y2),C(4,y3)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想一想有几种解法)。

 

我设计几道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在教室巡走,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疑问。学生解答完毕,我会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分别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为后面更好教学提供帮助。

 

课堂练习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及时小结。

 

 ()课堂小结:

 

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小结环节,我通过提出这节课你学到什么,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最后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亲手画出函数的图象,用类比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体验,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反比例函数 (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趋势  图象无限接近于x,y轴,但与坐标轴不相交.画图象时,要体现出这个特点.

 

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对称的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面积    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或平行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S矩形=XY=K︱。

 

接下来作业设计环节。

 

()作业布置:必做:  P59习题17.434题;

 

              选作: 练习册P30——31   变式12;打夯基础1——5

 

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掌握本节所学知识。选作题是为了照顾学有余力的同学。

 

()板书设计:      

 

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17.4.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3.例题                4.作业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5.小结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