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研论文】|  中学美术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

       作者:王雪娇 | 发布者:王雪娇  | 时间:2020-03-26 16:37:15 

    【评论:0】【查看次数:3】【精华数:

学美术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因其学科教学模式本身的固有缺点,其负面作用也日渐突出,尤其是在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教育等方面,在教育学的认识上还比较狭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注重教育的急功近利,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创新性思维与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与构建了基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美术创新型教育的课堂模式,改变以技能训练为特征的传统教学观念,建构以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各要素与整体结构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并形成新的教学规范和策略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探索在国家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学美术;性思维探究

正文: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因其学科教学模式本身的固有缺点,其负面作用也日渐突出,尤其是在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教育等方面,在教育学的认识上还比较狭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注重教育的急功近利,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创新性思维与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与构建了基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美术创新型教育的课堂模式,改变以技能训练为特征的传统教学观念,建构以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各要素与整体结构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并形成新的教学规范和策略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探索在国家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任何一种创造,首先是一种思维的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所以要上好美术课,必须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在上美术课时,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从“无”到“有”地画了一幅画或者做出一件工艺作品,就是培养了创造力,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没有创造灵感,就没有创造的实施。学生的创作首先拥有的是创造性思维,而这种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上好美术美术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要强调的是,一切美术创造活动都以不重复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前提。当然,对成功作品的描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形成自己风格的功底和阶梯,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我们要对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敢想的精神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催化剂,面向未来的想象,就是人类创造之源。美术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想象画、命题画、创作和默写等手段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个基本措施是让他们敢于怀疑既定的结论,这样他们才敢想象,创造性思维也才能活跃起来。

关注评价,拓展想象。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幻想空间曾是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的少年乐园。在发达国家,想象力作为发明创造的基础,被认为是21世纪竞争力的一种。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基石。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是某促人独有的和独享的一种灵感,而是通过培养而得来的。由此可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我们都知道,美术属于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我们目前学校课程中极少数接触感觉世界的科目之一,它对于学生视觉色彩感知的训练更是其他科目不可相比的。因此,在学美术教育中,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激励其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开掘学生美术天赋,培养其美术观念形成的重要方式。

1、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创性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莫里斯说:“如果人的潜力的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美术教育比较强调统一的标准,规范学生的学习,使每名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出同样的风格,这样就会同化学生的审美与表现个性,限制了学生独创性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而创造正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冲动,因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鼓励独创出新。

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学生来说,想象中还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他们最富于幻想。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不能缺少的,而创作离不开想象,绘画创作是培养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 鼓励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扩展。讨论中的发言可激起听者的广泛联想,讨论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互相激励,使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通过讨论,各种意见交锋,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那种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在讨论中要使每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样,创造性思维才会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泥制作—小花瓶》这个课题是要求学生运用泥条盘旋法设计制作花瓶立体造型手工课。当同学们一听说要上陶艺课,甭提有多高兴,早早的完成了课前我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去收集有关花瓶的图片及资料,了解花瓶的形状并感受花瓶的造型美。上课铃声还没响,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美术室等候着上课,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始议论起来,有同学说:“我想分到一块最大的泥!”也有同学说:“我要做一个史上最漂亮的花瓶。”上课铃声终于响了,同学们表现的异常的安静,眼睛齐刷刷的看着讲台。于是我用谈话的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英文china还有其它意思吗?”有一位同学举手抢着回答:“老师,我知道!还有“陶瓷”的意思。”“对了,在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就是从‘陶瓷’认识中国的。”接着,我又创设一个情境:“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陶瓷的艺术品,你们猜猜是什么?”我变戏法似的把一个实物花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然后提了一些问题 ——“你们知道花瓶有什么作用吗?”“这些花瓶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 你们见过哪些花瓶呢?把你们见过的花瓶给大家介绍下好吗?” 让学生了解花瓶的作用——插花、装饰…熟悉花瓶的制作材料——陶泥,加深对花瓶造型、花纹的认识。学生被花瓶的外形吸引,并对陶泥也产生兴趣。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花瓶的外形,指导学生分析花瓶的结构,归纳出它的规律性,大家总结花瓶是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和瓶耳组成。考虑到花瓶外形的发展变化,我出示另一花瓶让学生比较:“是不是所有花瓶都由这些部分组成呢?花瓶的设计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从古代复杂的造型到现在的简洁大方。”让学生了解花瓶也可由瓶口、瓶身、瓶底组成。学生在了解花瓶结构时,会在头脑中对本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中国各种陶瓷花瓶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知到了陶艺的艺术美和实用美,体会到陶泥的价值,也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学生欣赏完图片之后,我请学生来谈谈感受:你最喜欢哪些花瓶?你觉得它美在哪里?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学生通过欣赏,概括出花瓶的形状:葫芦形,蒜头形、球形、鱼形,圆柱形…花瓶装饰,同样从分析观赏图例及采用直观手法中找出规律:装饰纹样自由,可用文字、几何图形、动植物、人物等组成,主要装饰在瓶身,其余次之。

最后就是学生创作“花瓶”的过程,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想象变为具体成果的过程。我出示一陶泥初胚作品:“同学们请看这花瓶用什么材料做的?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来造型的吗?” 我向学生介绍一种制作方法:泥条盘旋法。再课件演示泥条盘旋法制作的三个简单步骤,图文清楚,一目了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我播放着轻音乐,并在大瓶幕上显示各种花瓶图片供参考,学生在课堂创设的宽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与人合作,无所顾忌,自由表现尽情享受制作过程中创造的快乐。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进行适时指导,我鼓励他们要有新的点子、新的想法,创作出来的花瓶要与别人不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及时提问,领悟制作的要点和难点,让他们头脑始终有一宗旨:不但要掌握花瓶的制作方法,而且要懂得如何造型如何装饰还不会出现塌陷的现象,制作好后发现不足及时修改,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大大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他们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相互观察欣赏,说出各自设计的花瓶,取长补短,从而创作出更美丽的花瓶。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必然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自由伸展的尽情发挥。

1、 克服定式思维。

定式思维常表现为拘泥于物体的原作用。例如教师教学生画一个房子,此后,无论任何画中,只要出现房子,学生可能会照搬教师所教的房子。定式思维不能突破物体的原作用,致使学生在许多情况下束手无策。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说:“一个想象力很强的画家,总是想尽力把模特画得合乎自己的要求,但是由于他自己被世俗之见所包围,而眼前所及又都是这样的东西,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左右。”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一件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思考,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训练,引导他们打破常规,就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6、从具体形象引导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在人物画创作的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出示儿童徒手进行的画稿,让学生讨论:画中小朋友的手上可以添画些什么?表示干什么? 怕:添画水桶,表示提水洗地板,浇花;添画茶杯,表示端茶请客等)他干这件事跟谁有关? ( 如:洗地板跟同学、老师有关;请客人跟客人有关等 ) 周围应有什么相应的景象?(如洗地板可以添画教室、校园;请客可以添画房里摆设等)这几个问题,构成不同层次的发散点,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横两向同时发散。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添画,续画的教学形式,提供不完整的图画,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画面更丰富更形象,并通过讲述意图来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思维能力,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又为儿童创作题材各异的画面提供丰富的素材。

7、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老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接受新生事物,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人无完人,但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他诸因素都围绕其运转服务,美术设计中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鼓励、培养必然会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形成心理定势后,就能渗透到创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陈荣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3.《美术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赵玲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