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读书笔记】|  坚强 优雅,她失去了一切,照样是赢家——《走出非洲》读后感

       作者:袁芹 | 发布者:袁芹  | 时间:2020-03-25 15:59:52  | 书名:《走出非洲》

    【评论:1】【查看次数:2】【精华数:

《走出非洲》读后感

      ---坚强 优雅,她失去了一切,照样是赢家

                                                   

一、作者简介

《走出非洲》是丹麦女作家凯▪布里克森1937年创作自传体小说,作者以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经历为典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14年到1931年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1914年,29岁的伦随同丈夫走进非洲,1925年离异,1931年孤身走出非洲,回到丹麦的故乡。这时,她才正式开始写作,独居直至1962年死去。

《走出非洲》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同情和眷恋以及非洲土著人对主人公的尊重和爱戴。翻开此书,感觉自己仿佛在聆听一位老人叙述她的回忆踏足非洲那片充满神秘和野性的土地绵延不绝的山脉,壮阔的草原,非洲的风土人情,在她的叙述中像画卷一样徐徐展开。

二、故事梗概

富家女凯伦为得到男爵夫人的贵族头衔离开故土丹麦远嫁肯尼亚,而男爵其实只爱她的钱,一个免费的;凯伦需要男爵夫人的称号,幸福的婚姻生活根本无从谈起,后来,丈夫出走,凯伦独立承担起经营咖啡农场的任务。

经营农场的过程中,凯伦渐渐与种植园里的仆人们产生了深厚友谊。她替这些小孩们看病,为他们提供工作,甚至不顾酋长反对请来老师教黑人小孩子读书认字。然而一场意外大火让凯伦不得不售出农场,变卖所有家当来还债,临走前她还要想办法安置农场里的土著,为此跪求新任的总督从而获得总督夫人的青睐和帮助。后来凯伦破产离开非洲前,那个只允许男士加入的俱乐部成员邀请她去喝一杯,在侍者惊愕的表情下,所有在场的男士都起身为她举杯那一刻她不仅有个农场,还拥有很多人的尊敬。

三、故事主人公

凯伦是个爱讲故事爱神游的人,她直白可爱,独立勇敢又需要陪伴

他叫丹尼斯。他英俊潇洒,是一位英国贵族。他在打猎时还带着留声机,在沙漠和丛林间穿梭时必带物品是:3支来复枪,一个月的干粮,还有莫扎特……他热爱非洲,热爱自由,豪放不羁。

两个有趣而无畏的灵魂相遇他们在苍茫草原上野餐、开着汽车在野生动物中穿行驾着飞机带凯伦冲上蓝天,随着滑翔机的爬升,这块神奇富饶的大地展现在凯伦眼前,各种动物在地面狂奔,非洲之广阔令人陶醉。丹尼斯的生命,在最后一次去蒙巴萨的途中结束,他为冒险而生,为冒险而死。死去之后狮群徘徊的原野之顶处就是他的墓地。丹尼斯曾说:“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对非洲来讲,我们是个过客。”最终,他做了凯伦生命中的过客。而凯伦自己,只是这故事的旁白者。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四、故事解读

书的开头她写到“我的非洲庄园坐落在恩戈山麓。赤道在这片高地北部的一百英里土地上横贯而过。庄园海拔高达六千英尺。”在书的结尾她写“从站台西南方遥望,我又见到了恩戈山。巍巍的山峰,像波涛起伏在平展的大地怀抱之中,一切都呈现出天蓝色。它们是那么遥远。四座山峰显得那么渺茫,令人难以分辨。这景象与我从庄园里见到的迥然不一。迢迢旅途,将恩戈山的线条磨圆了,磨平了。” 这一幅绝美的画卷,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缓缓的合上了。这感觉和作者如出一辙 “在我的感知中,我没有离开非洲,而是非洲正在缓缓地、庄重地从我身边离去。”

众人眼里,非洲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而已。整部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更像一本自传体的散文,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只是纪录作者在非洲生活这么多年的一些心得,非洲的动物,天气,庄园里的奴仆们,当地的土著们,来到非洲的欧洲人们,都是作者书中的题材,作者也不是刻意提到他们,只是写着写着正好写到而已。随性、自然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非洲因她的笔墨灵动、神圣、思辨。她是白人、男爵夫人、庄园主人,在那个时代与背景下,她却从未用俯视、优越、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殖民地非洲的人事物,即使在面对土著的误解之时,她依然以一种平和、好奇、欣赏的态度去与这片土地交流、融合。

比如在读牛的那一部分“这就是人生,世界就是这样。活着就是受罪,受罪。忍耐就是一切——别无他途。拉车下山千难万难,有如生死一搏。无可奈何啊”,作者对于牛这种再平常不过的动物的悲悯带给我感动读到飞行记,好像随着作者在非洲的上空翱翔,仿佛看到山峦在他们的脚下,看到宝石般蔚蓝的纳特隆湖和在湖畔生活着成千上万只的火烈鸟,湖水倒映着它们优雅的身姿,听到来自机器的轰鸣它们伸展开翅膀在一瞬间起飞,在机身下方展现出火焰般变换莫测的图案。她用心倾情去观察非洲的每一个生灵,即便是非洲的一棵树,她都能像一位知己般,道出它们的背后故事,尤其是她笔下的土著人,仿若发光的精灵,具有古老哲学的精神、这源自于她非洲生活朴实的热爱。

“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那段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预示了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当我开始向命运妥协,当变卖庄园的谈判拉开序幕,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一切景语皆情语。非洲大地的景观开始变化了,也恰是,相较于初到非洲的她,她对非洲的态度以及非洲土著对她的态度,都在变化了,他们从刚开始的不信任与排斥到信任与喜爱。最后的走出非洲,其实是逃离非洲,作者因为咖啡庄园收入不佳,入不敷出,最终选择了黯然离开,让人明白非洲也不一定是一片人人都可以发财的热土,自然最终还是可能无情地抛弃你。这才是真正的非洲,自然决胜的地方。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少,不值得一提

五、文之感悟

我深知阅读对一个生命有多重要其实,我想,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寻找一面能够映照自己的镜子,以求来看到自己的样子,从而认识自己。作者并非专业,但文笔极其优美,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流畅,优雅,真实,不带技巧的,却可以直指人心。最后阅读面对丹尼斯死亡的结局,她的节制令人落泪,我想此刻是懂她的,她也是幸福的,因为曾经的遇见。这本书让我更多地看到了凯伦面对种种生活时的坚强、优雅,她失去了一切,照样是人生赢家。

六、倾情推荐

电影《走出非洲》,1985年英美合拍。


互动评论

  • 杨卫华(发表于 2020/3/26 18:31:00)

    评论送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