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学课件】|  《平均数》

       作者:鲁玲玲 | 发布者:鲁玲玲  | 时间:2020-03-12 18:26:45  | 学段:小学  | 学科:数学 | 上下册:下册

    【评论:0】【查看次数:0】【精华数:

授课人:鲁玲玲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如果把水池里的挡板拿开,里面的水会怎么样呢?(ppt出示)(介绍生活中的平均)

师:怎样移动才能使下面每排小球的个数同样多呢?

生交流讨论,指名汇报,引入课题:平均数。

  1.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从而引出移多补少法。

    2、练一练:(ppt出示)。

    3、进一步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ppt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学校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1)指名学生说说“移多补少”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2)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3)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4、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引导生相互交流讨论,让生明白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用总成绩比较是公平的,但当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总成绩比较两队的输赢就不公平,这时必须采用“平均数成绩”来比较。

    指名汇报解题过程,师板书。

     5、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1、判断对错。

    2、动手算一算。

    3、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4页,第二天上午读了10页,下午读了6页,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四、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同步数学练习册《平均数》。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