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玲玲 | 发布者:鲁玲玲 | 时间:2020-03-12 18:21:38
【评论:0】【查看次数:1】【精华数:】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
摘要:随着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就成了数学教学的启蒙,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也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而发生了改变,对于低段学生解决问题更是一个大的挑战,它是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孩子能从低段就养成良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那将受益一生。
关键词:实际生活;实践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
正文:
《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这样看来,低年级学生能够有效的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以后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更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联系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始于实际生活
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难以学懂,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因此,“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必须着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使之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求总数解决问题》时,可以先出示这样的例题:我买文具盒用了9元,买铅笔用了6元,一共用了多少钱?这让学生一开始学习《解决问题》时就感受到解决问题来自于生活,消除《解决问题》的恐惧心理,很容易掌握所要解决的问题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题方法。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二、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而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的实践活动是很少的,也是及其有限的,教师需要寻找本班学生适合的实践活动来举例说明,这样才能达成全班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拿来几颗糖,让学生数一数,再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几颗糖,问还剩下几颗了。又例如在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先出示这样的题目“爸爸给我买了3盒糖,每盒8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列式计算后体会这也是一个“数学问题”,教育学生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教学资源,为其提供思考的“基点”
陶行知说过:“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里深处。”作为一名合格老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喷涌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导、引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一般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引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生动有趣的动画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随着课程改革,新教材在细节处理上颇具特色,特别是低段数学书上多是跟生活相关联的图画,情景创设等。像一年级上学期的“游泳图”呈现信息的方式及107页呈现的方式,教材中随处可见。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类练习的契机拓展它的内涵,变换各种场景,让学生充分体会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努力从“直观”向“抽象”逼近。
四、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的前提就要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低段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原本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学生却很容易出错,所以只有让学生先阅读,学会阅读,才能收集有用的信息。然后要弄清题里给了哪些信息,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现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常用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有的学生不能从图中准确的找出已知信息。
两步的解决问题学生常常当一步去计算,如图上画着“两组花盆,每组有9盆花”,旁边写着文字“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学生常常直接就得出“18÷6=3(个)”。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看懂图,如何收集信息,找准信息。教师可提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在低年级可以适当出现信息不完整的题目,让学生从实际中收集,加以补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收集必要的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适当出现多余信息,使学生能在较多的已知条件中正确找出有用的条件进行计算。经常这样练习对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处。
理解信息
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可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扫除解决问题的障碍。解决问题中经常见到一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即重点词,有些学生常常因词意不理解而不会列式,为扫除这个障碍就要理解词意。如:“每间教室各安装4盏灯。”问学生:“‘各’是什么意思?”再问:“通过‘每间教室各安装4盏灯’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通过演示、画图、举例子、说一句话等。这样练习有助于对题意理解,正确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找出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使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
分析信息
在认真理解信息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即解题思路。这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开始,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利用“问题”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题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方法能使解决问题更灵活。如:“乘除两步解决问题”教学时,“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花是哪些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让学生看图,问:“这些花有多少?是直接告诉我们的吗?”经过学生的回答再引导仔细观察图,进行判断得出未知,需要先解答一步,它就是必求的中间问题。使学生明确中间问题的重要性,理解两步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重视语言文字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审题
数学问题用精练的文字叙述,并用数学术语来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少题目中还经常出现常识性的概念。某些字、词对理解题意和确定解决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都是审题的重点。例如常见的“一共”、“还剩”、“多多少”、“少多少”等这类名词,由于本身是表示总数或差数的,加之要求“一共”用加法、求“剩”用减法等原因,一些学生形成一种见“共”、“多”就加,见“剩”、“少”就减。其实这些名词在不同的题目中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因此在指导审题时,既要讲 清词语本身的含义,还要讲清在具体题目中的不同含义。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使学生自由发展,发挥自己的长处,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适时运用激励语言给予学生评价,鼓励低段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适时利用激励的语言给予学生评价,低段学生很崇拜老师,有时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言语却让他们开心或伤心很久。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有学生的想法不对,甚至很离谱,或者与自己的教学设想偏离,这时教师会一下子陷入一种僵局,甚至对那些想法不对的学生报以不予理睬的态度,这样反而会让低段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不敢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使得解决问题无法进行下去。作为一名低段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适时使用激励的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特别”,“你真爱动脑筋”,“你的进步真大”,“你学会了发言”等等这样的话,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想法中的错误,也不会觉得很尴尬和难受,他以后会越来越爱上解决问题的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以上是我近年来基层教学工作上对于低段学生如何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点感悟和浅薄的见解,拿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其实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的,希望广大同仁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王慧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王明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青海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
鲁玲玲 | 2020/03/12
【文本】|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