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夏霞 | 发布者:夏霞  | 时间:2020-03-04 16:53:14  | 学段:初中  | 学科:语文 | 上下册:下册

    【评论:0】【查看次数:0】【精华数:

新源县第六中学教案   主备人: 夏霞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第 周第 1课时(总第 课时)

知识与

地位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通过学习,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借景抒情的方法。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的复杂而微妙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考点

分析

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品读文字,领悟意境。

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1、反复诵读,读出文章韵味,并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闲”字的多重含义。

教学目标

学科维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字音,读懂文意,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2、品读文字,领悟意境。
3、朗读,读出月夜的恬淡,读出作者的欣喜孤独旷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谁能想起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

二、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展示你所搜集的作者资料、背景。
在同学们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蔡襄、米芾、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密州出猎》等。

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

三、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一)、初读文本

1、生读课文,重点实词的读音,疏通文意。

你能读准画横线的字音吗?

解(     )衣             遂(   )至

未寝(   )             柏(          )

藻荇(     )(   )     交横(          )

2、自主学习:读“神品之文”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尝试对全文进行翻译,将不清楚的词义和翻译标注出来。

3、看注释、通文意。

四、问题探究——合作探究:

(二)、赏美景,品意境

这一轮秋月曾让无数人陶醉。那么今天我们也不要辜负这一轮明月,和苏轼、张怀民一起去赏月吧。文章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生齐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 有人对这个句子作了这样的一个评价: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大家仔细地读这个写景的句子,看看月亮都藏在哪些字词里。
    B、 学生品析后老师小结:全句没有一字写月,可又是字字得月!这句话先写“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
    C、 再读这个句子,把自己融入这个意境。(点击背景音乐。)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听老师读,你在脑海中想像:(老师提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像是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是一幅似真似幻的画面……同学们,把刚才浮现在你脑海中的那幅画用你灵动的笔描绘出来。五、问五、问题探究——精讲点拨

(三)、话“闲人”,悟主题。
    A、读题目:从题目可知本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在夜晚与朋友到承天寺游玩。
    B、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应该是露深雾重,寒意不浅。苏轼为什么跑到承天寺去游玩呢?因为它是一个“闲人” 本文中的“闲”可以有哪些解读?
    (闲)对,闲,可以组哪些词?悠闲,有闲情逸致,有清闲。
悠闲:月色入户,相与步于中庭。闲雅:月光之美。
    清闲:体悟最后一句话,并补充相关资料:(背景介绍,苏轼的相关介绍)
    C、两个闲人在清明澄澈的月光下散步,两人相顾无言又心照不宣,或许只有那一轮明月能理解他们吧。同学们,你们理解了苏轼吗?出示相关背景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孤独,郁闷,淡泊,宁静,达观洒脱)

背景资料: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D、是的,明月懂他们,他们也懂明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有有闲情逸致的苏轼他们才能赏它,只有处在人生的低谷仍然保持那样一颗闲适恬淡的心情的苏轼他们才能赏它。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因为苏轼的欣赏而永恒,而那块伤心地黄州也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

E.字的情感: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

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六、归纳总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检测反馈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

 2、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 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可用4个字概括为:□□□□。(须扣住“月”字概括。)月色空明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的心境。    (旷达乐观)

八、布置作业:

1、搜集十句关于“月”的古诗词。

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竹柏

寻张怀民

      抒复杂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