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作者:李珊 | 发布者:李珊  | 时间:2020-02-28 16:17:05  | 学段:小学二年级  | 学科:数学 | 上下册:上册

    【评论:1】【查看次数:10】【精华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4题。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角。

2、教学过程中通过折角、画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硬纸条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和三角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指名上台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快乐探究。

1、感知数学中的角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角吗?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找角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角吗?请大家找一找,指一指, (注意学生指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

 3、 摸角。(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摸一摸三角形的角:

(1)教师示范一手握着角的两边,用角去扎一下另一只手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出现一个圆点)

同学们摸得很认真,数学家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2)闭上眼睛摸一摸它的两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我数学家又把直直的两边叫做角的边。(引导学生感知角的顶点和边)

4画角。

(1)刚才大家通过摸一摸,知道了角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那你能把你认为最漂亮的角描下来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画角。

(3)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4)指名说说怎样画角,教师示范角的画法。(出示画角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掌握角的正确画法,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6)同学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跟同桌说说。

指名回答,引导说出它们都有尖尖的顶点、直直的边。

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都是这样吗? 让学生在自己画好的角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5、折角、做角

(1)(出示吸管),同学们看,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学生折的角。(指名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同学们手上都有两张纸条,能用这两张纸条做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小纸条做角)

6、玩角、比角(课件)

你们知道吗,你们手上的角会变魔术呢,快试试吧。(学生自由玩角)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角,哪位同学愿意帮忙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2)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也变大吗?怎么变?

(3)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4)你能让角变得和同桌的一样大吗?怎么比?(把同桌的两个角完全重合)

(5)刚才同学们的角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用来做角的两根小棒有没有跟着变长或变短啊?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系吗?跟什么有关系呢?(学生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出现了不肯定,犹豫的现象。)哦,有不同的意见,好,没关系,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6)拿出边长不等而角的大小一样的两个角,让学生找出不同点在哪里。(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7)你们认为这两个角一样大吗?(肯定有学生说不一样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教师现在不要做任何评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呢?

教师把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发现两个角的两条边都分别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8)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心收获。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学会了画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教师归纳: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四、知识巩固、课堂闯关(练习八1—4)

五、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剪剪看。

2、在回家的路上,用明亮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哪?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互动评论

  • 李彩雄(发表于 2020/4/30 15:48:59)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