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案例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

       来源:教材  |  作者:麦热甫海·赛达合买提 | 发布者:麦热甫海·赛达合买提  | 时间:2020-02-24 12:21:01 

    【评论:0】【查看次数:4】【精华数:

数学案例与反思

                                        

 

【主题背景】

    关于《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我授课后感触颇深。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

    本课从猜想到论证,再到得出结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深刻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这节课可以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笔者认为,这节课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有效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加以整合,完全可以做到将两节课内容整合为一节有质量的课。

【情境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

分析:开篇便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但是,我觉得有效整合两节课内容,可以从情境入手,例如:出示生活中馄饨皮情境,让学生比较馄饨皮大小。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平行四边形。这种生活情境,更能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分析:学生具体操作,可以体现数学思想中的探究思想。但是,如果仍旧围绕具体情境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本节课,探究汇报所用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其实完全可以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直接转化三角形面积的学习。不必浪费更多时间在简单处探究。

【问题研究】

观看完这节课授课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层次较高,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明白三角形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如何将两节课整合为一节课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具体学情,灵活改变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符合实际的生活需求。体现数学教学中:数学缘于生活的思想。所以,教师完全有能力把普通课堂变得不普通。

【案例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经常出现的公开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创新呢,每个老师均有值得学习之处。但是我认为,整堂课的处理方面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我深思:

1、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思路独特而新颖。

本节课,释放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够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训练,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但是,在教学情境方面,我认为可以改进。就像我在分析中提到的:可以选择缘于生活的教学情境。比如:馄饨皮大小的比较。既有趣,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方向,充满动力。同时,教师把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除了前面提到的创设情境的问题外,我认为探究的过程,教师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把问题设计得具有开放性。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汇报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展现自我。鼓励不同程度学生在不同方面得以发展。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学生也颇为喜欢展示。本节课效果较好。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可以创造性处理教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的能力,本节课,就是

引导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 。在这些过程中,

教师做到尊重学生,陪伴学生探究新知,并鼓励学生。这同时也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