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网络研修平台

  • 打印 【教学实录】|  《读懂感动》课堂实录

       来源:教材  |  作者:马海琴 | 发布者:马海琴  | 时间:2020-02-21 23:29:51  | 学段:小学五年级  | 学科:语文 | 上下册:下册

    【评论:0】【查看次数:0】【精华数:

《读懂感动》课堂实录

 

一、揭题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两篇课文,15课和17课。昨天,我们已经一起读过课文了。

文章的题目,我们又说它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透过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猜测到这一课的内容;有时候,认真读题,我们可以揣测到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来试一试,透过这两篇课题,我们能读懂什么?15起。

生(齐读):15、金色的鱼钩,17梦想的力量

师:你能通过课题读到什么?

生:我通过课题读懂了志愿军的勇敢。

师:你已经结合了自己的预习,仅仅从“金色的鱼钩”这个题目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生:一个逝世班长给伤病士兵钓鱼。

师:那么这个鱼钩和你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钓鱼。

师:谁来补充?

生:老班长用钓鱼来救人的。

师:所以这个鱼钩可能就是老班长的精神的一种标志。所以说题目有时候能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告诉我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师:《梦想的力量》你读到什么?

生:瑞恩想在非洲打一口井。

师:你也是结合了课文的内容来讲。那就课题而言你读懂了什么?注意关键词!

生:我在这个课题读懂了:可能是一个人通过一个梦想让自己力量很强大或者梦想的力量很强大,使他很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师:说得很完整!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师:看来如果仔细品读课题,认真思考,题目的确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信息的。

 

二、品味感动,分享感动,了解感动的传递

 

师:之前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孩子们,在朗读这两篇课文的过程当中你觉得有没有给你留下一些不同的印象?

生:它们都是非常感人的。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他们都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你读懂了,还有要说的吗,孩子们?

生:有一个梦想,总是坚持去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成真的。

师:这两篇文章其实都是非常令我们感动的是吧,就像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那么,感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怎么样才能感动呢?

(PPT出示“感”字源资料)

这是从字源资料上查到的,看看你读懂什么?自由发言,站起来就大声说。

生:我从金文那里读懂了,上面是一个咸,中间是一个心,下面是一个人,感动首先要打动一个人的心灵。

师:谁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吗?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那么它就有一个形旁,是?

生:心字底。

师:还有从它的字形来看,就像一个人的心脏,所以感动应该是在哪里感动?

生:心脏。

师:咸字是声旁,有没有人有问题?为什么读音是gǎn,声旁却是咸呢?学贵有疑啊,孩子们!难道几千年我们都读错了吗?

生:咸的意思是酸涩,所以感动的意思是整个心都感动了。

师:形声字,老师在一二年级可能经常提到。凡是形声字,它的声旁总是帮助我们记住这个读音。会粤语的同学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hǎn

师:它的韵母是an,跟感字韵母是不是一样的?

生(齐):是。

师:其实啊,很多形声字它的字音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的很多方言,像粤语、客家话当中,就把很多字的读音保留下来了,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今后我们再去研究它。从刚才的声旁、形旁结合起来,猜测一下感动的意思应该是?站起来就说。

生:从内心发出的感动。

生:让别人痛心的事情。

师:痛心的事情应该是难过而不是感动了。感动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舍己为人。

师:(PPT出示感动词典义)所以感动这个词在词典中的意思就是: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也会有一种激动的情绪。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两篇文章,以及第四单元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感动”。也就是说,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些文章的人和事当中,一定会有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接下来让我们在这两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去寻找、去体会、去分享:哪些地方是让你感动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地方?等下我们要进行小组学习。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配乐)

小组选择课文一至两处令你感动的句段重点讨论。继续把下面的要求读出来。

生(齐):读句子,明确关键词,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分享中请抓住“怎样传递?”理解和体会中还可以联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生活体验。

师:红色字体提醒我们,最关键的是作者是怎样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我们的?一定要思考这个关键问题。现在小组学习开始。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师:请同学们留意分享的要求。讨论结束的小组可以做分享准备。(边说边出示课件)

(学生做分享准备)

 

三、了解作者传递感动的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依据自学要求进行了充分的自学,下面我们进行全班的交流。看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令你们感动的地方。

生(小组):

1、我们分享的是《金色的鱼钩》的第八自然段。请大家翻开第73页。

2、“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3、我们从最后一句“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到小梁非常关心老班长,还有非常感动。还感到了老班长为了同志们吃鱼骨头。

4、我们体会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的精神和小梁的关爱之情。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我补充的是小梁失声喊起来,我们体会到的是失声就是没有用喉咙发出声音,小梁没有用声音,而是用内心发出的呼唤来关心老班长。

师:他因为什么而导致声音都出不来?

生:因为难受和感动。

师:因为难受和感动。

生(小组):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大家好!我是第四小组的潘正哲。我们组讨论的是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如果老班长没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他又怎么会宁愿自己吃骨头而让其他病号吃鱼呢?

师:能不能请你告诉大家,你们从这个句子的哪些个地方体会到老班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的?

生:请大家看第八段的第二句,“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

师:关键词是?

生:嚼着

师:嚼

生:捧着

师:捧,动笔哈,孩子们

生:皱紧

师:皱紧

生:硬咽下去

师:说完整

生:我从这些关键词体会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孩子们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潘正哲关键词那里,“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一般呢这个碗是拿着的,不会是捧着,所以这个“捧”字写出老班长把鱼骨看的很宝贵,很珍贵。

师:太会品味了!孩子们,她从这个捧字带出即使老班长手上拿的是鱼骨,在他看来仍然是非常宝贵的。为什么呀?

生:因为他们在长征中没有食物。

师:没有食物,就在这种没有食物的状况下,老班长把非常艰难才得到的鱼给了谁吃?

生(抢答):小梁和那两个病号兵。

师:而自己吃的是?

生(齐):鱼骨头。

师: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

生(齐):舍己为人

师:还有吗?

生:忠于革命

师:还有吗?

生:坚强

师:还有吗?想说的站起来就说

生(陆续站起来抢答):坚持、无私、关心同志

师:对。这些精神作者是怎么样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关注这个问题?

生:整篇课文通过一件事来传递给我们的。

师:整篇课文都在传递这件事。还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生:我觉得作者通过了一些动作和语言。

师:对不对呀?动作和?说完整。

生:作者通过一些动作和语言写出了老班长当时是在照顾那三个病号的情景。

师:(PPT出示)说的非常好!在这里,作者通过动作和语言传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还通过神态描写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语言。“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生(齐):老班长,你怎么了?

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

生: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有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师:我想读到这里,老班长的形象已经铭刻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里了是吗?好,第十五课除了这个部分让你感动,还有别的地方吗?

生(小组):

1、第二十八段。

2、关键词是“奄奄一息”。

3、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即使还剩下一口气,老班长仍然想着要完成任务,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老班长关心同志的赞扬。

4、这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掌声)

师:孩子们,除了二十八段,还有二十一段。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分享二十一段的?

生(小组):

1、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二十一段,请大家关注以下词语:端起、收敛、眉头拧成疙瘩,

2、从这些动词中我体会到了小梁同志是因为爱惜这一碗鱼汤,还有他说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而委婉地写出了当时小梁沉重的心情。

3、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感受到了小梁沉重的心情,但是却不想让小梁沉重的心情影响另外两个。

师:所以你觉得这部分的语言描写是很生动和精彩的是吧,介不介意大家一块读?

生(领读):我端起搪瓷碗,

生(齐):我端起搪瓷碗……

师:是班长说的话,刚才不是说语言很精彩吗?

生(领读):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师: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孩子们,小梁是真的太脆弱了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站起来就说

生:他是不忍心看着老班长这样痛苦。

师:当他看见老班长这样舍己为人的时候,他的内心无比难过。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描写,“不往嘴边送,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指看PPT)所以这些细节描写都传神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来关注22段的部分。一二组同学读划横线的部分,三四组同学接着往下读。(边说边出示PPT)

生(1、2组):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生(3、4组):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师:有发现吗?

生:这里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小梁和老班长的表情。

师:这里我们称为神态描写。

生:老班长的心情已经松开了,看着小梁喝下了鱼汤。而小梁觉得心里很内疚。

师:那你觉得这里是写老班长的,老班长的皱纹舒展开了,老班长在——笑,而我呢?

生:我发现这里用了对比的方法。

师:以对比的方式描写人物形象,又是这篇文章作者传递感动的一种方式。

生: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夸张的句子。老年人的皱纹是不会变的,这里却写了舒展开了。说明老班长当时是很高兴的。

师:你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很善于观察。没错,相由心生,虽然老年人的皱纹是没办法舒展开的,但是因为老班长因为看着生病的这几个年轻人把鱼汤喝下去,他由内心发出的喜悦就表现在脸上了。所以这里作者适当的夸张是能很好表现人物形象的。那最后一段有没有人有什么发现的?

生:我们小组发现这一段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请大家关注最后一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金色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说明是老班长的精神闪烁着光芒。

师:这灿烂的光芒是金色的鱼钩闪烁的光芒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光芒?

生:是老班长精神的光芒。

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把你的理解读进去。

生(齐):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老师手势引导注意感情。)

师:是啊,这就是作者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传递给我们的感动。这是十五课,十七课呢?有没有哪个小组想分享其中的段落?

 

生(小组):

1、请大家关注83页的第七段。

2、请大家关注以下词语,“终于”和“辛辛苦苦”,我从这里体会到瑞恩是坚持了七个月,很辛苦地赚到这70块钱,以及他坚持梦想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3、我还联想到“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里面的刘胜男……

师:好,你分享的是刘胜男的事迹是吧,同学们课前都有浏览过他的事迹吗?

生:有。

师:那我们课后再交流他的事迹。请大家来给你们补充和评议下。

生:请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我来补充下。谢谢你们对第七段的理解分享。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十五个格子终于被填满了?三十五个格子代表了什么?是代表了他做得事还是他父母直接补充的呢?

师:你可以直接补充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要结合第六段一起来理解。

师:嗯,你建议结合第六段来理解是吗?非常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下第六段。有没有哪个小组是讨论第六段的?没有,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关注下。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

生:瑞恩干活。

师:为什么干活?说完整。

生:瑞恩为了给非洲的孩子挖口井。

师:其中很具体的就是,他的目的就是要赚到七十块钱。那三十五个格子是怎么来的呀,孩子们?

生:三十五个格子是瑞恩为了赚七十块钱,他一点点的努力。

师:老师这里也有三十五个格子。(PPT出示)这三十五个格子是妈妈给他画得。也就是说当他每完成一件事情,爸爸就会把钱放在一个格子里面。来,你们用朗读,我们一块来回顾瑞恩是怎么样赚到七十块钱的,好吧?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

生(齐读):为地毯吸尘。

师:赚了两块钱。(同时涂掉PPT格子)。哥哥和弟弟都出去了,

生(齐读):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

师:妈妈验收以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同时涂掉格子)两个多小时啊,孩子们,只赚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

生: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

师:爷爷知道瑞恩的梦想

生:雇他去捡松果

师:捡松果呀,一个孩子来到了郊外……暴风雪过后

生: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

师:又挣了两元钱。考试取得好成绩,

生:爸爸给了他奖励

师:辛苦了这么久,挣了十元钱。如果这十元钱,这五件事情,他不断地重复,他得重复多少次?

生:七次!

师:现在假设他已经重复做第二遍,当你们读一件事,我们来试着重复他的五件事,我们来一起感受下。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

生(齐读):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

师:妈妈验收以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

生: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

师:爷爷知道瑞恩的梦想

生:雇他去捡松果

师:暴风雪过后

生: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

师:仅仅是这样读一读,我们都觉得很不容易了,更何况瑞恩,六岁的孩子,他要去做这些事情。每件事情坐下来,也许就是两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从这个过程当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我体会出了瑞恩的善良和梦想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师:说得好!继续自由发言。

生(相继站起来):为了坚持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瑞恩很不容易

师:孩子们,我们来看,在这段话当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描写手法?来,你们读红色字,

生:哥哥和弟弟都出去了

师: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

生:全家人去看电影

师:瑞恩一个人留下擦窗子。有发现吗?

生: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方法。哥哥和弟弟与瑞恩的对比,他们都出去玩只有瑞恩一个人在家里做卫生。

师:那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了瑞恩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去完成。

师:说得非常好!把掌声送给她!

生:(掌声响起)

师: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列举,作者用这两种方法把感动传递给我们,把瑞恩为了完成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传递给我们。十七课还有哪里令你感动?比如瑞恩的梦想实现的过程当中分几个步骤?

生:三个

师:分别是?

生:1、筹集七十块钱

2、就是筹集两千块钱

3、筹钱买钻井机

师: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生:时间顺序。

师:我们还说这是?(指PPT提示)

生:事情发展顺序。

师:在这三个步骤中,作者先是集中笔墨去描写瑞恩筹七十块钱,接着是募捐的那个人对他说的话,他要筹集两千块钱,于是作者又集中笔墨去写他如何筹集两千块的。可是孩子们,这个时候,瑞恩还是靠捡树枝、擦窗户来挣这两千块吗?

生:不是。

师:那是依靠什么来赚这两千块?

生:靠的是大家的帮助。

师:大家为什么要帮助他?

生:是瑞恩的精神感动了大家,使大家帮助了他。

师:那第三个梦想的实现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是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梦想。

师:其实,谁有什么话要说?老师因为意外而帮助他吗?是因为什么而帮助他?

生:也是为了帮助他完成梦想。

师:其实在第一个阶段时是瑞恩自己一个人的梦想,到了第二阶段、第三个阶段的时候……

生:是瑞恩把大家感动了,大家都去完成这个梦想。

师:没错。所以这个时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就把这个事情一步步推向了高潮。如果仅仅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是可以打井的吗?

生:不可以。

师:这里有一份关于瑞恩的资料。(PPT出示)

2002年,他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到了2003年,他的基金会已经有七十多万美元,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七十多口井已经可以造福很多的非洲儿童了。一个六岁孩子的力量,怎么会有这么大呢?站起来就说

生(相继站起来)说:因为他坚持梦想;因为他的梦想让他坚持下去就可以感动很多人;因为梦想可以让他帮助那些缺水的孩子;因为他的善良感动了大家;因为他心中有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悄悄发芽,在他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开出了灿烂的花朵,也就是帮助了非洲的孩子喝上了干净的水。

师:说得多好呀,孩子们!多么生动!掌声给她。

生:(鼓掌)

师:他的梦想就像一粒种子,以至于影响了他周围的人,影响的面可大了!以至于有七十多万的基金,以至于

生:在非洲打了七十多口井。

师:孩子们,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把梦想的力量之大传递给了我们。今天我们刚才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传递给我们的这份感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

 

四、回味感动

 

   师:(音乐起)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身份很普通。但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着无私的精神和梦想的力量。当老班长告诉我,他已经喝过鱼汤的时候……

生: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师:此时此刻我觉得

生: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师:后面还有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当中是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刻也不能再说了。老班长猛抬起头

生: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

师:就支吾着说:

生:“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有吃干净,扔了怪可惜……”

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老班长,他每天想尽办法去找来了鱼汤;他仅仅是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所以当老班长再把鱼汤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

生: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里送。

师: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

生: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师: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生: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师: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当老班长终于还是要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悲痛万分。故事的结尾

生:擦干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生: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这里,和我们的课题呼应。此时此刻,鱼钩还仅仅是鱼钩吗?它是什么?

生(抢答):是老班长的精神;老班长的光芒;老班长让这三个小战士走出这片草地的奉献;代表着老班长帮助别人的心;代表老班长可歌可泣的精神;我觉得这是金色的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这个鱼钩让我们子子孙孙都能够感受到老班长的精神。

师:说得好,孩子们!的的确确,老班长的形象,老班长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了。老班长是令人感动的。老班长的故事,也是透过作者的?

生:描写

师:传递给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作者在这样的文章当中是如何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我们的。

 

五、延伸阅读

 

课前给大家发了一份课外阅读的材料。这份资料本来是想在课上尝试的,用我们今天这样的方法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感动传递给我们的。那么这份作业我们就留到课后去做。

今天大家学得非常棒!我建议大家把你们今天学习这一课的感受批注、补充在你的学习笔记上。

 

六、课外阅读推荐

 

师:(PPT出示)这些都是和我们的主题相关的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和书籍。老师推荐给大家阅读。希望我们的同学,有借到这本书或者买到这本书的可以在班里面进行交流。大家再找时间分享你们在课外阅读中你们的收获。

师:下课!

 


互动评论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