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第六中学在线教研平台

  • 打印 【听课记录】|  背影

       作者:夏霞 | 发布者:夏霞  | 时间:2020-02-20 13:21:35  | 学段:初中  | 学科:语文 | 上下册:下册

    【评论:4】【查看次数:5】【精华数:

背影 

 

朱自清

时间:2019年3月16日

班级:八6班

听课人:夏霞

一、预习检测

给划线的字注音:

        (     )

    腐(     (      )

栏(     使(        

蹒跚     簌簌     踌躇    

二、创设情境

歌词写到“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背影》,共同感受这份浓浓的父爱吧。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背景简介: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学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问题探究

(一)自主学习

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

 2.再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2为抢答题)

1) 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明确: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2) 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明确: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二)合作探究

1.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的主要事件?

    明确:浦口车站送别儿子

2. 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明确:  

(三) 精讲点拨

1. 全文共写父亲几次背影?
    四次背影,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2.体会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好在哪里?

a.具有代表性。

b.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

c.角度新颖,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 .符合当时人物所处的特殊位置关系。

3.第一次“背影”起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四、归纳总结:

 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

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

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五、检测反馈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总结: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互动评论

  • 马雪梨(发表于 2020/2/29 16:07:15)

    父子之爱,感人肺腑

  • 张梅(发表于 2020/2/21 17:15:51)

    好好学习

  • 胡飞强(发表于 2020/2/21 13:51:11)

    真棒微笑

  • 陈洁(发表于 2020/2/21 11:28:06)

    真棒